媒体:专家提强制公民缴纳生育基金 究竟错在哪?

www.antiquew.cn/news/ 2018-08-17 19:00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原标题:强制公民缴纳生育基金,究竟错在哪?| 沸腾)

人的幸福、尊严,应该是国家发展的目的,不应为了某方面的利益诉求,就丢掉基本的政治伦理,牺牲人的尊严。

媒体:强制公民缴纳生育基金 究竟错在哪?

放开二孩生育之后,我国的生育率并未显著上升。如何促成人们的生育意愿成为一个社会热议的话题。

最近,有媒体刊发了两名专家的政策建议:

“为了减轻国家财政的压力,建议设立具有强制性和保障性的生育基金制度,鼓励家庭生育。可规定40岁以下公民不论男女,每年必须以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生育基金,并进入个人账户。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时,可申请取出生育基金并领取生育补贴,用于补偿妇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断劳动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损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账户资金则待退休时再行取出。生育基金采用现收现付制,即个人累计缴纳而尚未取出的生育基金,可用于政府对其他家庭的生育补贴支付,不足部分再由国家财政补贴。这样一是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生育补贴的自我运转,减轻财政补贴的负担;二是能鼓励公民早婚早育,提高生育意愿。”

还有专家认为,不仅可以设立生育基金鼓励生育,还要对丁克家庭征收社会抚养税。

强制公民缴纳生育基金本质上是罚款

设立生育基金的言论一经发表,就引起轩然大波,舆论一片批评。当然也有极少的辩解声音,比如有人将其视同公积金的互助资金,或者说是个人账户,40岁以后可提取,国家并无干涉;还可以对其进行投资,解决保值增值问题。

不过,这些理由靠谱吗?

首先,保值问题。如果能够在抵消掉通货膨胀系数之后,生育基金能够保证保值增值,能达到或超过同期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这个时候,完全不必以“不生二胎”的名义来强制收取,这样的理财产品,市场自然会源源不断送上门。但对生育基金制度,恐怕没人敢如此承诺。

其次,生育基金与住房公积金也并不一样。曾经有一段时间,只有买房才能提取住房公积金,这样对不打算买房、没钱买房的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后来租房、装修,都可以提取公积金,才消弭争议。

一个人不买房,也会租房,而且还规定了未就业也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相比之下,生育罚款,是普遍性的,只要在生育年龄之内,不管是否有生育意愿、不管是否有生育的物资保障、不管是否有生育的生理能力,只要没生二胎,就人人需交,而且,只有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时,才能申请取出生育基金;要么就等到退休后。

一刀切的做法,本质上形同一种“强制性罚款”。

强制设立生育基金不符合社会伦理

最重要的是,设立生育基金不能只算经济账,也要算算伦理账。

人无信不立,国家亦然。国家信用体现在哪里?体现在法律、宪法。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国家要求公民尽义务,必须有合适的、足够的理由。所以,设立生育基金不是个人账户的问题,也不是互助基金的问题,而是国家在没有足够理由的情况下,不能对公民的财产进行强制介入,否则,这就是一种“不生育罚款”、“不生二胎罚款”。

媒体:强制公民缴纳生育基金 究竟错在哪?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