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两部门出手,史上最严处罚震动金融圈!这家“躺着赚钱”的公司凉了)
今日(8月17日)午后,一条大消息震惊金融圈:老牌的信用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公国际)被两监管部门开出重磅罚单,其债务融资工具市场相关业务和证券评级业务被双双暂停。
我们知道在全球范围内标普、穆迪和惠誉三大信用评级机构拥有巨大的能量,诺贝尔经济学奖弗里德曼曾说,“美国可以用炸弹摧毁一个国家,穆迪可以用债券评级毁灭一个国家,有时候,两者的力量说不上谁更大。”而在国内,信用评级是需要牌照的“特许经营”机构,属于“躺着赚钱”,大公国际、中诚信、联合资信三家信用评级机构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对于企业发债有重要的影响。
大公国际于1994年经中国人民银行和原国家经贸委批准成立,是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创建者,拥有政府监管部门认定的全部评级资质,能够对中国资本市场除国债外所有债务工具和参与主体进行信用评级。据大公国际官网介绍,其已对万余家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债券融资总额度逾万亿元。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自诩“民族评级机构旗帜”的信用评级机构多年来却饱受质疑,买卖信用级别、债券评级虚高等问题多次被曝光。当然,不是大公国际一家存在这些问题,这些年中国评级机构之间恶性竞争,上演了一出出闹剧,大公国际被罚也给其他机构敲响了警钟。
大公国际董事长关建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查出多个问题,大公国际被罚
今日下午证监会发布消息,近日北京证监局联合中国证券业协会对大公国际开展了专项现场检查。检查中发现,
一是大公国际与关联公司公章混用,内部控制机制运行不良,内部管理混乱;
二是在为多家发行人开展评级服务的同时为发行人提供咨询服务,收取高额费用,有违独立原则;
三是部分高管人员及评审委员会委员资质不符合要求;
四是个别评级项目底稿资料缺失,模型计算存在数据遗漏等。
北京证监局对大公国际作出限期整改,期限一年,整改期间不得承接新的证券评级业务,更换不符合条件的高级管理人员的处罚。
与此同时,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也对大公国际作出处罚,给予大公国际严重警告处分,责令其限期整改,并暂停债务融资工具市场相关业务一年。
交易商协会称原因是,大公国际在开展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市场评级业务过程中,存在以下违反自律管理规则的行为:
2017年11月-2018年3月,大公国际在为相关发行人提供信用评级服务的同时,直接向受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收取高额费用。同时,在交易商协会业务调查和自律调查工作开展过程中,大公国际向协会提供的相关材料存在虚假表述和不实信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这一处罚决定引起业内震动,被称之为“炸弹级别”。记者就此事电话联系大公国际,对方表示不清楚具体的采访对接人,先向公司内部询问之后再看如何回复。截至发稿,记者暂未获得回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