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中国4800万中小学生:夏令营是教育还是生意?(2)

www.antiquew.cn/news/ 2018-08-18 13:39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2016年12月,国家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发布了对营地教育行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至此,夏令营被真正当作一个行业来对待,各路资本与机构蜂拥而至。

在这种背景下,夏令营产业进入到爆发期。野蛮生长,是众多从业者对行业现状的一致评价。据中国营地教育联盟的调查,行业内有66%的机构都是在最近3年内才创立或涉足该领域。“中国有1.6亿中小学生,其中城镇小学生也就是具有夏令营消费能力的约占30%,也就是有4800万人。但是,目前行业内规模最大的机构,一年的接待人次也才只有1万左右。这一行目前还刚刚起步,没有垄断性公司,是一个巨大的蓝海。”陈蓉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她曾在广告巨头奥美工作17年,2013年创办了营地教育机构“天使和坚果派”,同时也是中国营地教育联盟副理事长。

现在什么人都可以来做营地教育,陈蓉说,比如学校、培训机构、旅行社,或者互联网从业人员、全职妈妈……根据中国营地教育联盟2017年发布的《中国营地教育行业发展报告》,有30%的营地教育机构创始人来自于教育行业,其次是户外和旅游行业等与营地有交集的领域,有28%的创始人是跨界来到了营地教育行业。

常杰雅如今已是一名三岁半孩子的母亲,大学毕业后曾赴美国求学,做过4年的海外冬夏令营,如今经营着一个亲子游和教育类的微信公号。公号刚运行了10个月,粉丝不算多,但已经有了不错的“转化率”。平时,她会筛选一些高品质的夏令营产品推介给读者,组织一些亲子营活动,她创办的美国马术营活动曾被国内多家媒体报道。

常杰雅的创业之路,在夏令营这个行业里并不少见:一些有能力的意见领袖型家长,起初从自己孩子的需求出发,在朋友中组织夏令营活动,慢慢演化成一门生意。自媒体更是为这些创业者们提供了便利:通过“做育儿公号吸引粉丝”这一方式,更迅速有效地招揽目标客户。

师资与监管

媒体人林慧(化名)在正职工作之余开过学校、办过夏令营。如今,回忆起这段经历,她不胜唏嘘:“太操心了,而且很难持续运转。”她曾办过一个古建筑主题的夏令营,带着十几个孩子在南京坐公交车,等到车子快开动时却发现少了一个孩子没上车。“做夏令营的人,需要有一些情怀与很强的责任心,这跟办学校和开医院类似。如果眼里只有利润,是做不好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在夏令营行业里,大机构并不是品质的天然保证,很多小而美的机构同样值得信赖。”

但在另一方面,林慧说,冬夏令营有很强的季节性,一年只有寒暑假3个月的经营时间,因此,很多机构都雇不起足够的全职员工,只能雇临时工,这也令夏令营产品的品质与安全都难以保证。而善于经营的营地机构,往往不只做夏令营,还会开发出相关主题课程,在平时也有营收。

上濒教育创始人兰海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教育心理学系,她因此强调营地教育的教育属性。“说到底,夏令营的本质是教育而不是旅游或者别的什么。”她举例说,上濒设计的国际夏令营与人们想象中的游学完全不同。在参加他们的夏令营之前,孩子们需要先上一两个月的通识教育课程。在开营后,地陪导游只负责住宿吃饭等后勤事务,不许向孩子们介绍当地信息。小营员们要在不能使用互联网设备与地图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观察与实地采访,最终写成调研报告。

像这样的夏令营产品,需要有研发团队与有经验的老师作支撑。兰海从2003年就创办了上濒,公司一直稳定发展,但直到今天也才拥有90名员工。“因为一名好老师的培养,是需要花时间的。像我们这么慢的扩张速度,在其他行业是不可想象的。”

重庆亿通教育在云南拥有3个自有固定营地,生意堪称火爆。其创始人梁鹏表示,最近,已经有十几个投资人来找他们想要投资,但都被他婉拒了。“我们并不是不想做大,但对于夏令营这个产业来说,光有钱是不行的,人,也就是师资,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迅速扩张,我们的师资力量目前还跟不上。”梁鹏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