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中美贸易战在前 中国应对的底气何在?

www.antiquew.cn/news/ 2018-08-22 13:23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原标题:【解局】贸易战在前,中国应对的底气何在?)

应美方邀请,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将于8月下旬率团访美,与美国财政部副部长马尔帕斯率领的美方代表团,就双方各自关注的中美经贸问题进行磋商。

谈判、互相加征关税……你来我往之间,中美贸易摩擦已持续半年有余。这期间,特朗普不断指责中国“偷走了美国的就业机会”“使用不公平的手段获得贸易顺差”……这次最新的2000亿美元听证会上,特朗普依旧得到了绝大多数美国企业的抵制,因为这次加征关税主要就是消费品,直接影响百姓生活。

特朗普的指责真的有道理吗?还是仅仅是一种政治修辞?中国受贸易战的影响有多大?我们又有怎样的底气去应对美国的挑战?今天推荐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程大为的文章。程老师长期研究全球产业经济,相信她的全球视野会给大家更大的启发。

侠客岛:中美贸易战在前 中国应对的底气何在?

文章开始前,先讲个故事。

五月份,我在华盛顿发布了“一带一路”的英文新书。会上,美国政策界精英表达了对中国在新兴高科技领域竞争能力的担心。

会后,我乘出租车赶往机场。司机是一个移民到美国十年的非洲小伙子,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仍住在叔叔家的地下室。他很向往去中国义乌发展,我问他为什么不在华盛顿找一个可行的商业机会,他说:“美国生产的产品不适合非洲,我们需要义乌的小商品,我攒够钱后就去做中非贸易。”

非洲司机给我呈现了美国大部分低收入劳动者的生存状态:能消费得起服装、食品,甚至电子产品,但这部分产品主要依赖从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换言之,是发展中国家对美出口补贴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然而,非洲司机无法求学深造,无法承担租房费用,人生被锁定在贫困阶层。据统计,美国约810万人的房租的开支占到其收入的一半。而学生贷款数额激增,更被认为是导致美国国内经济危机的因素。

华盛顿的点滴经历能折射出美国劳动阶层的艰辛。不难理解,很多美国人相信特朗普总统要重振美国制造业,并将就业带回美国的政策议程,更相信中国抢走美国人饭碗。但事实是这样的吗?中国和美国在制造业上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恩怨情仇关系?

全球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形成的,跨国公司通过对外投资,在全球范围内寻找要素的最优配置,生产过程中形成了U型链条,也被称为微笑曲线。即发达国家占有品牌、研发、销售等附加值高的环节,笑逐颜开;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工、组装进入微笑曲线低端,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

我们以一件在孟加拉国生产的瑞典品牌H&M公司的T恤为例,它在德国以4.95欧元的价格销售,H&M公司支付给孟加拉国制造商的费用是1.35?欧元(包括工人费用、工厂成本等),占最终售价的28%。

这是全球产业链的典型图像。

在美国伴随全球价值链扩展,经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首先,一些产业的生产环节大规模地向低工资国家转移,国内经济结构变化,似乎发展成了一个二元结构的双速经济体。一些行业,如信息产业、服务业表现非常好,但劳动密集型程度高的行业,则不断空心化或勉力支撑。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