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北秸秆治理:涉农区域布设四千多摄像头和14万个监管网格)
河北省沙河市工作人员正加紧布控秸秆禁烧监控点位。中国环境报 图
又到麦收时节,与往年乡镇干部田间驻点督导禁烧不同,今年,河北省大部分地区秸秆禁烧采用高清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指挥平台24小时监控可及时发现并处置火情,减少大气污染。
“蓝天工程”布设4000余个监控点位
“我们足不出户,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严密监控各个乡镇的村庄、农田是否存在秸秆、垃圾焚烧现象。一旦发生火情,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理。”近日,在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秸秆禁烧智能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利用“蓝天工程”的实时监控平台为记者进行讲解。
这是衡水市第一个启动的秸秆禁烧智能监控系统,也是河北省首个建成并投入运行的“蓝天工程”。
“蓝天工程”起源于今年年初,河北省大气办印发的《关于在重点涉农区域加快安装红外视频监控系统加大露天焚烧打击力度的紧急通知》《河北省秸秆禁烧视频监控和红外报警系统建设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随后,河北省副省长李谦带领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并对安装工作进行了实地督导,要求各地坚持资源共享、综合利用、有效监控,高标准、高效率推进秸秆禁烧监控系统建设。
与传统监控系统比,“蓝天工程”智能监控系统定位精度更高,应急调度更快,识别能力更强。一旦发现疑似火点,就会自动锁定位置、拍摄视频、截取图片,并将信息实时发送至网格监管人员手机上。系统还可以将每天疑似火点信息的发生时间、地理坐标、所属乡村、火点强度生成数据库,以表格形式自动上传至市级平台,为污染防治工作决策提供服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衡水市是河北省“蓝天工程”推进最快的设区市。目前,衡水市秸秆禁烧智能监控系统已建成并试运行,包括1个市级总控平台、13 个县级分控平台和225 个红外、可见光双光谱监控摄像头。
工作人员介绍,每个监控摄像头的半径可达5 公里,覆盖范围达78.5 平方公里,可以对衡水市农村区域内的秸秆、垃圾、杂草、落叶露天焚烧进行全方位、全覆盖实时监控。
据了解,河北全省计划在涉农区域安装4339个摄像头。截至目前,已安装3493个,占任务总数的80%。其中,石家庄、邢台、衡水等10市(区)已全部完成安装任务。
14万个监管网格强化人防措施
为深入推动《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止露天焚烧的决定》和审议意见落实,河北省人大常委会组成跟踪检查组,赴各设区市21个县(市、区)进行了明察暗访、跟踪检查。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