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客的山东人,为什么爱吃味道浓烈的大葱(4)

www.antiquew.cn/news/ 2018-08-29 18:41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各省乡村人口数前十的省份,山东排第二。/国家统计局
各省乡村人口数前十的省份。/国家统计局

此外,历史上华北地区一直多灾多难,在贫瘠的环境下,最简单的食物——比如大葱——反而成为了人们的救命稻草。道光三年(1823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的90年间,直鲁豫三省(今天河北、山东、河南省)受灾数竟然达到了7400多县次,直鲁两省67万多个村庄次。即使是到了民国,各式各样的灾难依然迫使数百万的山东人民带着煎饼和大葱,开始了背井离乡的生涯。

2017年4月15日,山东民工带60斤煎饼到杭州打工,中饭天天吃煎饼+大葱仅需1元。/视觉中国
2017年4月15日,山东民工带60斤煎饼到杭州打工,中饭天天吃煎饼+大葱仅需1元。/视觉中国

山东农村的贫穷不止停留在清末。在这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自然灾害最容易造成农民歉收和贫困。在1957年7月,山东连降暴雨,大部分地区瞬成泽国。这次暴雨造成281 万人口受灾,缺粮户在60%以上。到了秋季,山东大部分地区又遭到了严重旱灾。先涝后旱,使山东农业遭到重创。随后进行的“大跃进”运动,大批劳动力被抽调搞各种运动,致使1958 年秋季成片的庄稼无人收获,再加上对粮食实行高征购政策,造成粮食严重不足。发生在山东的饥荒成了当时闻名全国的严重事件。

在饥荒和穷困的围裹之下,更容易获得的大葱成了很多贫穷人家的首选。当大量的山东人口迁往外地时,关于山东人爱吃葱的印象也就由此不断被确立。

吃葱吃出来阶级

当人们意识到,吃葱是一件如此具有群体特色的事情之后,吃葱也就多了许多阶级意味。就像一千多年前“麦饭葱叶”会被认为是下等食物一样,在今天,生吃大葱仍然有可能遭遇“上层阶级”的鄙夷。端着碗嚼着葱蹲在地上吃饭,这几乎成了经典的民工形象,而吃完大葱之后口腔中的异味,更让上层社会避之不及。

在蔬菜市场上,阶级的差别一样会显露出来。上海市有20%的居民特地购买高档、精细的蔬菜,新兴的中产阶级喜欢选购豆类、瓜类、食用菌这样营养价值高的蔬菜和西蓝花、紫甘蓝等洋蔬菜,而一些声称有保健功能的野菜更是身价倍增。产量的无可比拟使大葱失去了迈入上中产阶级餐桌主菜的机会,只有最贫困的人家,才会把一根大葱就当做一顿饭的主菜,生食大葱的主要市场依旧是在农村和贫困地区。

2017年2月10日,上海一家超市售卖的蔬菜。/视觉中国
2017年2月10日,上海一家超市售卖的蔬菜。/视觉中国

一位2016年支援甘肃甘南州的医生就发现,藏区农村的人们还过着这种“把葱当菜”的生活。偏远地区的蔬菜由外地的农运车输送而来,沿公路乡村到山上村落贩卖,走哪停哪,因路途远,道路颠簸,菜车拉的多为成本较低,缩水较少,易于运输的蔬菜,大葱就是其中之一。这位医生的食谱基本上就是“一根葱,一个土豆,一盘土豆片”、“半根葱,半把挂面,一碗葱花面”、“葱没了,菜也没了”。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