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广告公司在中国地位的下降,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他们必须优先服务跨国品牌,因为跨国品牌是他们总部签约、全球服务的大客户,所以从人才到资源分配上不能很好地服务本土客户的品牌;二是他们服务本土客户时的做法,基本沿用其既有的套路和模式,没有专门针对中国本土企业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调整。殊不知中国的市场变化快、差异大、层次多,本土企业像在青春期快速成长的孩子,激情澎拜、四处尝试,跨国广告公司很多时候跟不上节奏,也把握不了中国消费者不断绽放的新特征。很多本土企业带着巨大的希望与跨国广告公司合作,往往经过一段时间,又带着很大的失望离开,并重新寻求与优秀的本土广告传播公司合作。
数字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对跨国广告公司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最大的冲击是其经营模式,过去跨国广告传播公司基于品牌优势,可以从策划创意到媒介代理向客户收取比较高的服务费用和佣金,当初像奥美和智威汤逊这一级别的广告公司,拍一条电视广告片,光策划创意费就要收一两百万。但随着新媒体和传播环境的发展,客户不再愿意为一些少而精的广告作品而付出高昂费用,而是希望广告传播公司的服务团队能够融入客户生意的方方面面,帮助其生意的成长。而在高收费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其高成本(尤其是高昂的人力成本)却难以调整,造成其经营压力越来越大。其次,跨国广告公司的高层很多都是来自境外的专业人士,拿着比本地员工相对超高的薪资福利,但却未必对本土市场和客户有“高水平的理解”,某种程度上压抑了其本地优秀人才的发展空间。
在跨国广告公司在中国的发展整体处于下滑的趋势下,国内的优秀本土广告传播公司则加速成长。2010年,省广股份和蓝色光标率先在国内上市,从而开启了中国大型本土广告传播集团利用资本的力量做大规模、提升实力并与跨国广告传播集团抗衡竞争的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