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以爱心救助的名义声称为脑瘫患儿提供免费救治,再“忽悠”患儿家属到京郊一家民营医院进行高额诊疗。近期,来自湖南、广西多地的众多脑瘫患儿家庭遭遇了这一“变味儿”爱心基金和医院营销手段。
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一家名为“杏林爱心基金”的组织与北京市大兴区京军医院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不断“电话邀请”各地患者来京就医。
更严重的是,种种线索表明,“杏林爱心基金”与2015年就被有关部门叫停的“全国脑瘫康复救助基金”是“换汤不换药”的同一组织。从2015年到今年,该组织以“杏林春雨行动”为由,与不同基金会合作,持续活跃在全国各地,为北京市大兴区京军医院(以下简称“京军医院”)“筛查”脑瘫患者入京,用几千块钱的救助金引诱患者就医,使之付出高达5万至7万元的治疗费用。
案例——
先“免费”后“要钱”
“爱心基金”要求患儿家属带4万块钱来京
今年7月,脑瘫患儿宁宁(化名)的妈妈刘女士接到村长通知,称北京来了专家给脑瘫患儿看病,可以免费救助。“免费救助”这四个字让刘女士很激动,她立刻抱着3岁多的孩子,带着病历资料来到了当地的一家宾馆参与筛查,她记得现场摆放的宣传资料上写着“‘杏林爱心’贫困脑瘫救助活动”的字样。由于是官方通知,现场来了不少患儿家属,登记信息、排号、筛查之后,工作人员告诉刘女士,回家等消息,如果符合救助条件,就可以去北京看病了。
过了几天,自称“杏林春雨全国小儿脑瘫康复救助基金会”工作人员的张江(音)联系了刘女士。通过微信简单询问了病情后,张江说,宁宁有96%的治愈希望,并让刘女士抓紧时间买车票,带上4万块钱来北京看病,“爱心基金”可以补助3000-8000元。
说好的“免费救助”怎么变成了“带4万块钱来北京”?刘女士很难理解。但张江不断强调“96%的治愈率”、“爱心基金”,带着对治愈孩子的期待,刘女士买了火车票,并把订票信息发给了张江。张江回复:“你们要去的医院是北京京军脑瘫病医院,地址是北京市大兴区高米店南康庄路东口。”
在张江与刘女士联系的同时,一位自称北京京军医院临床医生的王医生也加了刘女士微信。在微信里,王医生也反复表示宁宁可以治疗好,让刘女士带4万块钱来京,并说“救助名额只能保留到8月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