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类药物都要遵循一般药物的代谢规律,比如经过肝脏进行生物转化,而后经肾排泄,也就是说,这些药物不可能一直存在于人体起作用。
当人体内药量因代谢而减低到二分之一时,所花费的时间被称为药物的半衰期。
如果以此推断的话,三伏贴中药物的半衰期岂不是要以年来计算了?有关三伏贴的研究,有任何一项是关于其半衰期的吗?
事实上,并没有。更何况元胡、细辛、麝香、白芥子、甘遂等中药是脂溶性的吗?这些药物能通过皮肤吸收吗?
这一类吸收可疑,“半衰期”离谱的药物,怎么就能对哮喘有效了呢?
这在药理上便说不通。
故弄玄虚的三伏贴
从给药时机上说,既然其声称原理是“利用夏季气温高,人体毛细孔张开”。那么又为什么特别要强调三伏那几天呢?如果赶上雨季,这些日子连太阳都不出,请问这个时机贴三伏贴还有用吗?
或者说,如果只是利用高温的话,那么人在桑拿室也能制造出一个局部的高温环境来,那么使用三伏贴还需要挑选三伏天吗?
2018年7月17日,某中医医院内,市民在等候贴三伏贴/视觉中国
也有三伏贴的使用者声称,三伏贴可以使“免疫功能不断增强”的,倘若以改善整个人体的抗病机能为目的,比如像规律饮食锻炼身体这类基本的措施,全年都可进行,又何需挑什么春夏秋冬呢?
这在给药时机也说不通。
这让我想到鲁迅文章中,为其父看病的中医要他寻找原配对儿的蟋蟀,还有些传说认为某种药材的采割,必须在某月的月圆之夜,采药人需以棉布包鞋底,勿使脚步的响动惊了药性,更需以极快之刀割取,否则走了“元神”药效不佳……
凡此种种具有明显巫术特征的故弄玄虚,无非是为了增强病人心理暗示的效果罢了——即越神奇=越有效。
奇葩的试验
这种医学原理上完全说不通的治疗方式,为什么会被一些人认为是有效的呢?这就涉及到了疾病的自然转归及安慰剂效应等因素了。
比如像咳嗽这种症状,本身在一些时候就具有自限性。有不治而愈的可能,不过自愈的过程需要一段时间。如果恰好在这段时间里应用了某种方法,患者就很可能把咳嗽的自愈(或仅仅是好转)归功于三伏贴的神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