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学总有些没啥用的课?老师一个PPT用七八年

www.antiquew.cn/news/ 2018-09-10 10:43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原标题:为什么大学里总有些没啥用的课,能取消吗? )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通知》(下称《通知》)。《通知》中要求严格本科教育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淘汰“水课”,加大过程考核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

消息一出,迅速上了微博热搜榜。同学们纷纷留言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为何大学总有些没啥用的课?老师一个PPT用七八年

为何大学总有些没啥用的课?老师一个PPT用七八年

为何大学总有些没啥用的课?老师一个PPT用七八年

为何大学总有些没啥用的课?老师一个PPT用七八年

这些言论并非空穴来风,很多问题已存在多年,成了高校教育的“特色”,甚至学生教师们都已习以为常。

一门课的课件用了7、8年,教授内容陈旧

已经上大三的陈安这学期依然要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这门课。这已经是她第三次上这门课程了,从大一到大三每一年她这一级都要学习这门课程,“每周两次课,一上就是半天”。

陈安跟同学们都想不通学校为何如此安排,她认为学校对他们这一届的培养计划有问题,“反正拿到课表就只能去上课了,我们有意见也没办法,这算学校对我们的培养计划。”这门课是必修课,要算学分。

上过三次同样的课程,每年教授内容差别大吗?陈安没觉得有什么差别,从大一开始在这门课上的收获就不大,她想不出这门课对职业规划能起多大作用,陈安现在在准备考研。

“赶紧把这门'水课'取消了吧!”另一名同学在微博下留言。根据这名同学的说法,上这门课完全是在浪费时间,他认为“年轻人的精彩就在于不断尝试,你让我现在规划好了有什么意义?”这名同学在这门课结束的时候,按照老师的要求交了职业规划的作业,一张试卷纸上写出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实现方案,这门课的学分算拿到了,但他说自己只是胡乱编的。

仅仅是为了拿学分。在课堂上,学生们都在玩手机,“这种水课基本没人听的”。

不只是《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这种课程,在很多专业课上,学生们听课情况也不乐观。

有些同学表示,老师还在用几年前的课件讲课,上课方式就是看着课件“照本宣科”,学习的内容早跟不上时代潮流了。

根据西南大学硕士生田小军公开发表的论文《大学生学习投入视角下的高校课程质量问题研究》,他认为高校作为传播“高深”学问的地方,“高深”不仅体现在知识的专业性层面,而且反应在知识的前沿性方面。学校有责任将各专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纳入到课程内容中,展现当前社会、科技发展的面貌,使培养的人才始终处在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最前列。

除此之外,在专业课程目标上处于低水平,严重影响了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田小军研究数据统计结果显示,高校对学生课程知识掌握的要求在“记忆”、“分析”这些相对低水平的认知上,在“综合”、“判断”和“运用”等深层次的学习要求较少,这种浅层次的学习无法将新知识整合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造成了大学生无法达到较高水平的现实。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