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病女孩渴望赴瑞士安乐死:如活在地狱 家人也痛苦

www.antiquew.cn/news/ 2018-08-18 09:34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原标题:我们有死的权利吗?)

两年前,父亲去世后,庞俊开始思考死亡。

“活着的时候好好活着,不留遗憾,去世时安详。”在他看来,死亡足够普通,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大多数人只是惧怕死亡的过程,如果是自然死亡,比如睡一晚就无法苏醒,上个厕所吃口饭谈笑间死亡,就没什么恐惧的。”

“我只想安详离世”

庞俊的父亲在他高考前夕检查出肝癌,住院四个月后瘦得只剩下皮包骨头。病床上的父亲,不能说话,总是皱着眉头。在医院,庞俊看到,父亲身体插满管子,无法进食,仅靠打点滴维持基本需求;无法排泄,体内的尿液靠管子插进肚里向外排出;体内出血,并伴随着剧痛。如果不插管子,肚内腹水足以撑破他的肚皮。人体新陈代谢无法发挥作用,每天要注射大剂量止痛药。大多数癌症患者都是在剧烈疼痛中度过最后的日子。高考前一晚,庞俊凑到父亲耳边说,等明天高考结束,就能安心陪在他身边。父亲已经没有力气说话,眼睛一直定定地望着他。

次日凌晨,父亲突然内出血,凌晨4点心跳停止。三个小时后,庞俊迎来了高考第一场考试。他没见到父亲最后一面,那一年的考试也考砸了。

“我没想到第二天他会走,不然会一直陪着他。”没有最后同父亲告别成为庞俊心里最大的憾事。

28岁女孩渴望赴瑞士安乐死:死亡对我来说是幸福

越来越多的人呼吁立法“安乐死”。

几个月后,庞俊在网上看到了“安乐死”三个字,以及作家琼瑶“呼吁安乐死合法化”的文章。

他指的是2017年3月,琼瑶在社交平台facebook上发表了一封写给儿子和儿媳的公开信,名为《预约自己的美好告别》,她在信中写道:虽然我更希望可以立法“安乐死”,不过,“尊严死”聊胜于无……不论我生了什么重病,不动大手术,让我死得快最重要……不论什么情况,不能在我身上插入各种维生的管子。

“安乐死”自此走进庞俊的视野。他坚信,“它是痛苦的人需要的。”父亲病重时,庞俊脑子里还没有安乐死的概念,“如果有,我会建议(让父亲安乐死)。”

庞俊在百度上发帖,希望收集到更多关于安乐死的信息。“很多人都是身体还没那么糟糕却急着寻死的,这不是安乐死的宗旨。”

死亡议题对他来说并不陌生。父亲的死亡带来的痛苦令他至今无法忘记,尤其是父亲饱受病痛折磨的画面。

父亲生病去世之后,庞俊的胆囊和淋巴也检查出问题,“目前没什么反应,医生说随时体检,但年龄增大后就说不准了。”他身体情况每年都在变差,想为以后作打算,“当绝症来临之际,可以体面有尊严地离去。”

20岁的庞俊刚买了新房,他憧憬美好生活,他觉得安乐死只是他生命末端一种可能的选择。“如果没恶化我会珍惜生命,但是生活没质量的时候我宁愿选择去死。”跟他有一样想法的还有一个患血管瘤的同事,“我们都希望在生活没有质量的时候体面地离开,安乐死只是人们的一个追求意向,是坦然面对死亡的一种方式。”

他曾经在一段视频上看到,即将执行安乐死的绝症病人们,在面对死亡时手舞足蹈欢声笑语,开心唱歌。“死亡在这时何惧之有?”他说。

这个年轻人希望有一天能够计划自己的死亡。

“我能选择如何死亡吗”

28岁的黑龙江女孩谢可被迫更早面临这一问题,她只能将寻求经验的眼光移向海外。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最新评论 进入详细评论页>>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