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坚决反对这一计划,他认为,在《中俄密约》已生效的前提下,强占旅顺是对清政府的背信弃义之举,将打击清政府内的亲俄势力并极大地削减俄国的国际信用。而对日本而言,俄逼迫其退出旅顺,自己却抢占地盘,这将极大地刺激日本并给予日本以干涉的借口。
然而,反对无效,尼古拉二世的鲁莽之举击倒了第一快“多米诺骨牌”,掀起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干涉浪潮:英国紧急占领威海、日本则加大了对朝鲜的干涉。在日本和英国的逼迫下,俄国为强占旅顺不得不承认日本在朝鲜的利益,并撤回了维特精心设置的“驻朝财政顾问”。这一波瓜分狂潮直接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由此又有了后来的“八国联军侵华”。
日本人所作的、反映俄国侵略野心的“欧亚外交地图”
维特曾在其回忆录中这样评价尼古拉二世的鲁莽行动:“我们年轻的皇帝对远东没有详尽的征服计划,他只是被夺取远东土地的贪欲迷住了心窍”,维特利用经济手段“连中抗日”的计划就此落空。而“八国联军侵华”后,各国军队基本退出了除租界外的中国领土,只有俄军在陆军大臣库洛帕特金的带领下不断进军,将满洲大片土地据为己有,这种贪婪的土地野心导致了俄国在国际上的全方位失信,使欧洲列强在日俄开战时选择了“坐山观虎斗”。
与此同时,维特隐约察觉到,由于其反战表态,尼古拉二世开始有意疏远他。
1903:仕途受挫,国运转下
1903年对日俄关系及维特本人而言都是转折之年。由于俄国对日本步步紧逼,在满洲及朝鲜地区不断渗透,日本的不安情绪与日俱增,国内“与俄一战”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内阁中唯有伊藤博文苦苦支撑,顶住来自“决战派”的压力。
在俄国,维特坚持认为,南满地区人口众多,俄国无法消化,因此只需占领人烟稀少的北满,并将建设中的西伯利亚铁路与中东铁路连接,部分辐射南满再利用经济扩张就可确保俄国在华利益。特别是考虑到俄国在远东地区羸弱的军事实力和国内日渐高涨的革命运动,俄国应在远东地区与日本达成和平协议并作出土地上的让步。
这一政策必然为尼古拉二世所不容。在远东方向,沙皇开始日益仰仗完全附和他并更加激进的、由米哈伊诺维奇亲王引荐的退役骑兵上尉别佐勃拉佐夫,他向尼古拉二世阐述了野心勃勃的“朝鲜开发计划”,包括对朝鲜经济介入、以及对中朝边境地区广袤森林资源的掠夺性开发,这正合沙皇的勃勃野心。1903年,沙皇任命别佐勃拉佐夫为国务大臣,并特设远东总督总管对满洲、朝鲜及日本的一切事务,攀附别佐勃拉佐夫的海军大将阿列克谢耶夫受此任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