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国也是借此平定了戎狄对周王室内政的干预,帮助周襄王返回洛阳王城。并以外交手段,巧妙地拒绝了秦穆公借机东进的企图,拉近了晋国和周王室的距离。在晋文公这些后发制人思想指导下,晋国逐渐恢复了以前的国力。
晋文公的一系列策略让晋国壮大起来
楚国的国际霸权
后来死在自己人手里的楚成王 曾经庇护过重耳
晋文公继位时,春秋霸主为楚国。楚王为了进一步称霸,制订了比较明确的外交方略:既然周天子不愿意给楚人加封爵位,那么楚国将天下诸侯拉拢到自己这边,再狭诸侯以令天子。
首先,楚成王继续收降中原的中小诸侯国。不仅从郑国带走了2个公族少女做妾,还将妹妹许配给郑文公。并娶卫文公之女为夫人,与这些姬姓国紧紧捆绑。在收服了宋国,迫使宋成公前往楚国朝见后,还趁着齐鲁交恶之际联合了姬姓鲁国,对付齐国。
面对强国,楚成王觉得鞭长莫及,他采用了扶持亲楚君主的政策。在鲁国的帮助下攻击齐国边境。在新攻取的齐国边城里,安置了齐桓公的一个儿子--公子庸,作为亲楚齐君的备选人。此外还册封齐桓公的7个儿子作为楚国大夫,以收齐国之人心。基于这个考虑,他也善待了落难的公子重耳,希望他能执行亲楚国的外交方略。此外,为了加强在中原的存在感,楚人在北部边疆大量集结兵马。
等到泓水之战后,宋襄公败亡。除了齐、秦、晋三国,已无诸侯有实力单独抗楚,楚国遂成为霸主。
但楚国领导下的国际秩序并不稳固。与晋国类似,楚国也有“夏君夷臣”的种族构成,境内既有息国这样的诸夏,还有越人,濮人,夷人等百越民族。所以楚人政治制度上采用的是夷夏混合的体系。但楚王的臣强君弱的特点,使其更加强调蛮夷属性,在外交上会故意违背礼制,来刁难或者羞辱中原诸侯。所以在中原诸侯看来,楚国不是善类,各国都在借机摆脱楚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