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避三舍:后发国家晋国如何战胜前任霸主?(2)

www.antiquew.cn/news/ 2018-08-24 20:32 来源: [db:来源] 我要评论
他们不强迫戎狄接受中原文化模式,而是主动融合。这让晋国具备了一大优势。一方面养成晋人彪悍的民风,另一方面,并让戎狄基于共同价值而诚心归附,而不是基于晋国一时的经济利益。这是受礼仪熏陶束缚的中原诸侯所缺乏的优势。

晋国也是借此平定了戎狄对周王室内政的干预,帮助周襄王返回洛阳王城。并以外交手段,巧妙地拒绝了秦穆公借机东进的企图,拉近了晋国和周王室的距离。在晋文公这些后发制人思想指导下,晋国逐渐恢复了以前的国力。

退避三舍:后发国家晋国如何战胜前任霸主?

晋文公的一系列策略让晋国壮大起来

楚国的国际霸权

退避三舍:后发国家晋国如何战胜前任霸主?

后来死在自己人手里的楚成王 曾经庇护过重耳

晋文公继位时,春秋霸主为楚国。楚王为了进一步称霸,制订了比较明确的外交方略:既然周天子不愿意给楚人加封爵位,那么楚国将天下诸侯拉拢到自己这边,再狭诸侯以令天子。

首先,楚成王继续收降中原的中小诸侯国。不仅从郑国带走了2个公族少女做妾,还将妹妹许配给郑文公。并娶卫文公之女为夫人,与这些姬姓国紧紧捆绑。在收服了宋国,迫使宋成公前往楚国朝见后,还趁着齐鲁交恶之际联合了姬姓鲁国,对付齐国。

面对强国,楚成王觉得鞭长莫及,他采用了扶持亲楚君主的政策。在鲁国的帮助下攻击齐国边境。在新攻取的齐国边城里,安置了齐桓公的一个儿子--公子庸,作为亲楚齐君的备选人。此外还册封齐桓公的7个儿子作为楚国大夫,以收齐国之人心。基于这个考虑,他也善待了落难的公子重耳,希望他能执行亲楚国的外交方略。此外,为了加强在中原的存在感,楚人在北部边疆大量集结兵马。

等到泓水之战后,宋襄公败亡。除了齐、秦、晋三国,已无诸侯有实力单独抗楚,楚国遂成为霸主。

但楚国领导下的国际秩序并不稳固。与晋国类似,楚国也有“夏君夷臣”的种族构成,境内既有息国这样的诸夏,还有越人,濮人,夷人等百越民族。所以楚人政治制度上采用的是夷夏混合的体系。但楚王的臣强君弱的特点,使其更加强调蛮夷属性,在外交上会故意违背礼制,来刁难或者羞辱中原诸侯。所以在中原诸侯看来,楚国不是善类,各国都在借机摆脱楚国。

本文标签

发表评论

网友评论(发表)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发表评论

内  容:
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验证码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浙江信息港 QQ:283271118

浙江信息港-浙江人的生活圈子 版权所有 网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 转载请声明出处

浙ICP备10020637号 浙江信息港 关于我们